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站内搜索
|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详细信息
万 钢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15日
06 版)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汽车行业是市场很大、技术含量和管理精细化程度很高的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自2001年启动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以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走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已成为全球先行者。今年11月9日,全国政协召开了双周协商座谈会,之前致公党中央和政协经济委员会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我们认为,在政府的积极作为、科技的支撑引领、巨大的市场规模、创新的商业模式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引领和加速了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为顺应“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叠加融合大势,引领产业变革、支撑转型升级,应在五个方面同步发力。
一、坚持战略引领,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担负起引领转型升级和保护大气环境的双重使命。从能源供给侧来看,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量已超过40%,燃煤发电效率提升排放降低,走在世界前列,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奠定更好基础。应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在认真总结前期规划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尽快着手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新时代创新方向和战略目标,明确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支撑,提出全面实现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给产业界一个长期、明晰的发展预期,坚定各方信心,率先落实改革开放新举措,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能转换,确保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对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的引领支撑
面向未来,科技创新仍然是引领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应认真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短板和竞争优势,加大投入、超前部署,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着力提升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
三、远近结合、供需匹配,协调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和发展公共交通,我国从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出租、共享汽车入手,逐步拓展到私人用车,合理有序地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的综合竞争优势。
四、做好总体规划布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进程中,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发展成为移动储能终端并实现与能源网的双向互动。普及充电基础设施是推动电动汽车应用的关键,应鼓励地方政府在能源价格、建设用地、商业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调研发现,建成小区已有车位安装充电设施普遍较难,问题在于小区内配电侧由物业管理,由于无利可获而缺乏可持续性。建议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允许小区物业收取合理的充电服务费,以提高物业协助安装和维护管理充电桩的积极性。
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调研发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其生产成本逐步下降,应用优势逐步显现,具备了到2020年财政补贴退出的条件,政策支持应转向税收优惠、环保激励、碳交易、金融创新和路权支持等方面。车碳宝官网:https://www.chetanlian.com应用市场搜索“车碳宝”注册领现金!
|